康明斯發電機資訊:康明斯攜手業內伙伴共慶在華四十周年
日前,康明斯與在華合資合作伙伴、來自各行各業的客戶代表、供應商和經銷商代表、社區合作伙伴、相關行業協會的領導聚集一堂,共同慶祝康明斯與行業伙伴攜手走過的40年歷程。
本次慶祝活動是康明斯正式確立新常態下公司未來經營戰略的關鍵一步,并借此向行業伙伴表明了進一步推進聯合研發,攜手技術創新,深耕主流市場的決心和信心,也以堅定推進在華產品開發和運營投入的姿態向公眾表明康明斯進一步擴大在中國市場的投入,以攫取新常態下嶄新的市場機遇。
隨著康明斯與東風汽車(600006,股吧)、福田汽車(600166,股吧)、陜汽、柳工(000528,股吧)、重慶機電、無錫動力、勝牌、怡和機器、康豪和天遠科技等10家合資合作伙伴領導共同按下啟動按鈕,合力凝聚的雁群形成了向上躍升的箭頭,預示著康明斯與行業伙伴在新常態下進一步抓住上升機遇,康明斯慶祝在華40周年活動進入高潮。
新常態下,中國相關行業面臨著產業升級的展新機遇。憑借著40年中國市場的深耕,康明斯積極尋求與中國伙伴進一步深化合作,推動制造業升級。康明斯與中國汽車和裝備制造行業領先企業東風汽車、福田汽車、柳工、重慶機電等行業伙伴將繼續發揮技術和資源優勢,推進綠色制造和智能制造。進一步打造東風康明斯、福田康明斯等發動機技術領先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結合主流市場戰略,康明斯將進一步加大對在華合資企業的支持力度,推進福田康明斯二期產能、重慶康明斯新工廠、中國研發中心綠色技術研發擴容、以及大馬力研發基地的建設。作為全球運營的領先動力設備制造商,康明斯也在不斷地協同自身在全球市場的資源優勢,助力中國主機廠在國際市場的拓展。今年以來,已有工程機械、客車、電力系統等裝備康明斯動力的中國設備成功出口海外市場。康明斯也為這些產品的海外服務提供有力保障。
康明斯中國員工還通過積極參與在用公交車排放升級活動慶祝在華40周年活動。北京市環保局為了進一步減少公交車排放污染,為解決使用SCR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的重型柴油機車在低負載或低速行駛時可能導致氮氧化物排放升高的問題,發布了新北京地方標準,預計新標準實施以后國四和國五排放的公交車每輛平均將進一步減少60%的氮氧化物排放。
康明斯是首家積極響應此次環保舉措的發動機企業。位于武漢的康明斯中國研發中心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研發滿足新標定要求的技術和措施。解決方案很快出爐:一方面發動機需要在排放后處理系統增加保溫材料,另一方面要同時通過軟件升級刷寫發動機標定,以進一步提升運營性能,優化排放指標。
康明斯公司成立于1919年,是美國財富500強企業,是全球大型的獨立發動機制造商,其與中國聯系可以追溯到20世紀40年代,尤其在上世紀70年代,中國逐步開啟改革開放之門,康明斯也成為第一批弄潮兒。慶祝活動以親歷者講述的形式,與來賓共同回顧了康明斯40年來在中國和同行精誠合作的進程。
作為較早在華進行發動機本地化生產的西方柴油機公司以及在華大型的發動機行業投資者,康明斯及其關聯子公司在華累計投資超過10億美元,到目前為止,在華總計設有30家機構,包括16家獨資和合資企業,員工9,000多名,生產發動機、發電機組、交流發電機、濾清系統、渦輪增壓系統、后處理和燃油系統等產品,康明斯在華服務網絡包括12家區域服務中心、30多家客戶支持平臺和2000多家在華獨資及合資企業授權經銷商。
康明斯長期堅持與中國大型企業結成戰略聯盟,實現共同發展。40年來康明斯已經與包括東風汽車、重慶機電、陜汽集團、北汽福田和柳工集團在內的中國行業領先企業組建了5家發動機合資廠,康明斯24個發動機系列中已有15個在中國本地生產。盡管目前部分在華外資企業有撤出中國市場的趨勢,康明斯堅信,中國的市場仍然有巨大的潛力。
在已有布局的基礎上,康明斯將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進一步以客戶為導向,一方面加強本地研發能力的建設,引進綠色環保的創新技術,另一方面,拓寬后市場服務網絡,精進服務水平,提升用戶體驗。2015年,康明斯在重慶的大馬力發動機技術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奠基動工,預計將于2016年年底完成技術中心的建設,于2018年年底完成生產線和配套設施的建設。
康明斯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蘭博文(Tom Linebarger)在活動上表示:“今天的慶祝活動對于康明斯中國的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經過40年的發展,康明斯中國的業績已經接近40億美元。中國市場已經成為康明斯在海外最活躍的市場之一。在未來,中國區業務將繼續推動康明斯全球戰略的發展。我們將引入更多資源幫助中國業務擴容,助力中國行業的成功升級和轉型!”
康明斯集團副總裁、負責中國和俄羅斯業務的副總裁曹思德(Steve Chapman)說:“我上世紀80年代來到中國,見證了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飛速進步。康明斯中國能和各位合作伙伴一起成長,讓喜歡康明斯品牌的朋友都能方便地使用我們的產品,令我十分欣慰。今天大家聚在一起慶祝既是回顧,也是對未來的展望,我們也將信心滿滿地昂首跨入下一個40年。”